第392章 遠離他
“吳大娘,這些日子翠花就暫時住在我這裡,還要麻煩你每日前來,給翠花仔細地把把脈,觀察她的恢複情況。”秀英向吳大娘說道。
“那是自然的,若不是我當初豬油蒙了心,給趙家出那偏方,這孩子也不會被害成這樣。”吳大娘一臉懊悔,眉頭緊鎖,眼中滿是愧疚之色,“秀英啊,我定當盡心盡力,将功補過,争取讓這孩子早日康複。”
……
翌日清晨,秀英正在梳妝,冬梅匆匆走了進來,臉上帶着些許急切的神情說道。
“夫人,被四小姐救的那個少年又來了。”
秀英神色淡定,帶上手中的發钗,隻是淡淡地說道:“帶他去堂屋,我馬上就過來。”
“是的,夫人。”冬梅恭敬地應了一聲,便轉身按照秀英的吩咐去安排了。
與此同時,王大力恭恭敬敬地候在秀英屋子外,神色專注。等秀英一出來,他就立刻迎了上去,步伐穩健卻又小心謹慎,和秀英保持了一定的距離。
“夫人,昨夜小的跟着阿影到了馬二棍家,偷聽到馬二棍夫婦要招他做上門女婿,并且還商量着要把之前四小姐救的那個少年趕出去。”王大力壓低聲音,快速地向秀英禀報。
秀英微微點了點頭,神色平靜地說道:“知道了,你繼續盯着。”
“是,夫人。”王大力應了一聲,随後恭順地退了下去,身影很快消失在拐角處。
秀英款步來到堂屋,剛一進門,就看到臘梅已經比自己提前一步到了。
隻見臘梅正一臉天真地說道:“大哥哥,你放心,我娘會把你留下的。現在正是豐收紅薯的季節,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。”
“臘梅。”
秀英輕輕叫了一聲,然後加快腳步走了進去。
“娘,”
臘梅聽到秀英的呼喚,眼睛瞬間亮了起來,歡快地跑了過去,一下子撲進秀英的懷裡,撒嬌地說道,“娘,您可算來了。”
“大哥哥好可憐,被馬二叔趕了出來,現在沒有地方去。”臘梅眨巴着大眼睛,滿臉同情地說道。
秀英走上前,輕輕拍了拍臘梅的手示意她不要說話,然後目光溫和地看向她,柔聲道:“臘梅乖,先别着急。”
臘梅懂事地點了點頭,乖乖地閉上了嘴巴,但眼神裡依然滿是對那位少年的憐憫,心裡尋思着,阿娘收留了阿旺和阿凡,一定也會收留大哥哥。
“你下地種田嗎?”秀英目光平靜地問道,眼神中帶着一絲審視。
扶蘇一下子愣了一下,有些尴尬地回答道:“不會。”
“那你會種菜鋤草嗎?”秀英繼續追問,語氣不緊不慢。
扶蘇的臉上泛起一抹紅暈,嗫嚅着說道:“不……不會。”
“那你會挖紅薯嗎?”秀英的目光變得更加銳利,緊緊地盯着扶蘇。
“不會。”扶蘇的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,頭也不自覺地垂了下去。
秀英忍不住笑了笑,帶着幾分無奈說道:“你什麼都不會,怎麼在别人家做工?難道就憑一張嘴?”
“我……我……”扶蘇的臉漲得通紅,從未像今天這樣丢臉,結結巴巴地說道,“我熟讀四書五經,知曉治國安邦之道。”
他的眼神中透着慌亂和不服氣,種地難道還比治理國家重要?
秀英聽了,輕輕搖了搖頭,一臉嚴肅地說道:“一屋不掃,何以掃天下?你在鄉下,咱們莊稼人自然是以種地為生。你連種地這種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不會,還怎麼談其他的大道理?怎麼在這鄉間立足?”
秀英的一番說辭有理有據,直說得扶蘇面紅耳赤,無地自容,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。
“你還是另謀高就吧。”秀英面無表情地說道,然後轉頭向候在外面的冬梅吩咐道:“冬梅,送客。”
冬梅聞聲走了進來,微微欠身行禮後,便轉過身對着扶蘇做了一個請的手勢,語氣還算客氣但又帶着不容拒絕的堅決:“公子,請吧。”
扶蘇自知沒臉再待下去,便邁着沉重的步伐走了出去。他一邊走着,一邊在心中暗自思忖,隻覺得這個鄉下婦人說的竟句句在理。
自己雖熟讀四書五經,可如今連這些最基本的農作之事都一竅不通,又談何實現理想,造福百姓。
待扶蘇走後,臘梅這才怯生生地出聲問道:“娘,為何待阿蘇哥哥和阿旺阿凡不同?”她的小臉上滿是疑惑,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緊緊盯着秀英,期待着母親的回答。
秀英摸了摸臘梅的頭,目光溫和但又帶着一絲嚴肅地告訴臘梅:“臘梅啊,因為他本身就和阿旺阿凡不同。這個阿蘇哥哥,空有一腔抱負,卻連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未曾掌握。娘這麼做,也是為了讓他明白,做人做事需腳踏實地,不可好高骛遠。”
秀英并未給臘梅說更深的道理,畢竟孩子還小,有些複雜的事情她未必能理解。
秀英微微皺起眉頭,暗自思忖着她對阿影和阿蘇的身份還未确定前,自然是要遠離那兩人。
她深知在這複雜的世道,謹慎行事方能保得家人平安,稍有不慎,便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。
說完,秀英神色溫和地把王大丫和冬梅叫了進來,窗外的風輕輕吹過,帶着絲絲涼意。
“天氣逐漸涼了起來,”秀英看着她們,緩緩說道,“我打算給家裡人發些布匹和棉花,大家領回去自己做兩身衣服好過冬。你們兩覺得怎麼樣?”
她的目光中充滿了關切,語氣輕柔,仿佛在與親密的姐妹商量家事一般。
王大丫和李冬梅完全沒有想到秀英會稱他們這些下人為家人。
王大丫激動的說道, “夫人對我們,真是太好了!我們做下人的,平日裡隻想着能盡職盡責做好分内之事,不被責罵就已是萬幸。沒想到夫人竟如此寬厚仁慈,把我們當作家人看待。”
李冬梅也連忙附和道:“是啊,夫人。能遇到夫人您這樣的善心人,真是我們八輩子修來的福氣。我們定當盡心盡力,報答夫人的大恩大德。”